当前位置:小说> 书库> 魂归明初

魂归明初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孤云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少,既不添油加醋也不刻意隐瞒,要是后世,那些公众人物、明星、小鲜肉早就将一套台词背得滚瓜烂熟,一出口一定是高端大气上档次,甚至敢从襁褓就开始立志,至于你信不信没关系,很多人信了……反正我是信的。

热气球载人实验成功后,朱棣应联合舰队和兵部的要求,批准工部第一批制造20个热气球,10个提供给联合舰队,10个给兵部,后续视使用效果再定,这是一个很务实的策略,不会因为一下子生产了太多造成浪费。

以这时代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,制造热气球根本就没有难度,随着人们的理念改变,明帝国掀起了一股热气球热,搞得乱象纷呈,最后朝廷不得不制定政策,要求制造以及使用相关飞行器的企业和个人必须报备,只有得到批准才能进行,由于全民参与,各种奇葩脑洞层出不穷,各种新材料应运而生,把王景弘与郑和惊得瞠目结舌,同时也间接推动了明帝国航空事业的发展,这是后人得出的结论。

在郑和领导的热气球研制团队紧张工作的同时,由王景弘领导的王郑编码研制也在紧张的进行中,王景弘在提供了思路后放手不管,全部交给算学家(数学家)李洪负责,自己心安理得的做了甩手掌柜,带着马桂、王德尚两个小太监到处晃荡,把郑和羡慕得什么似的。

马金与王慧聪因为流露出对通信的极大兴趣,王景弘将他们两个留在研制团队参与研制工作,寓兴趣于工作之中是对研究工作最大的助力,王景弘深明其理。

王郑编码团队的研制工作首先从平时的文书,命令,情报汇总里挑选出1000个常用汉字,发现如果是仅仅用于情报传递和命令发布根本用不了1000个汉字,本着不用白不用,用了也白用的龌龊心态,勉强按笔画顺序进行编排,然后再按顺序填上编码,一部王郑编码字典横空出世,编制之容易令众人难以置信:卧槽,这么简单的编码为什么一直没人想到呢,是不是我们都太蠢了!

完成了编码,接着是编码的传递,需要传递的编码仅仅是0到9个编码,对采用怎样的传递方式各抒己见,简直是开脑洞的嘉年华,要多……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魂归明初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