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兵口述抗战史2

来源:网络

状态:已完结

作者:李幺傻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那时候的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说:平时多流汗,战时少流血。就是要求战士们多多训练劈杀,掌握高超的劈杀技术。彭德怀,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在前线的实际指挥者,总司令朱德在抗战开始后不久,就回了延安。

八路军武器不如日军,八路军拼杀胜过鬼子,八路军的头脑更远远超过鬼子。

八路军在与鬼子拼刺刀的时候,不会退下子弹,而鬼子则会退下子弹,握着空枪与八路军拼杀。八路军能拼杀过,则不会浪费子弹;如果处于不利,就会开枪。日军为什么会退下子弹,有几种说法,有人说日军受武士道精神鼓舞,头脑僵化,要拼杀则不开枪;有人说日本的三八大盖设计有缺陷,拼刺中枪容易走火,会伤了自己人。

不管怎么说,日军拼刺刀的时候,先退下子弹是不争的事实。

那时候的欧洲战场上,同为邪恶轴心的德国使用装甲部队作战,而日本还在运用冷兵器和武士道作战。日军遇到了积弱积贫的中国,才这样飞扬跋扈,而在比他武器先进得多的苏联面前,则败得像个龟孙子。

当初,在东北沦陷时,日本自以为他们无敌天下,准备向西侵占苏联,向南吞并中国,然而,诺门坎一战,让日军认识到了北极熊的厉害,此后,不敢西顾,转而专心南侵。

日本的武器比中国精良得多,但比苏联落后得多。

更落后的是日本的战略战术。

八路军的骑兵和日本的骑兵曾有一场恶战,结果,以骑术和武器更为精湛的日本骑兵全军覆没而告终。

八路军的骑兵是129师的骑兵。那时候的骑兵非常珍贵,平时担任的是通信、警戒和侦察任务,刘伯承元帅舍不得拿他的骑兵部队去冒险。但是这一次却例外。

129师的骑兵部队在执行任务途中,与日军的骑兵部队遭遇了。无论是人数、马匹和武器,日军都占优势。八路军骑兵部队的指挥官让几挺机枪埋伏在马队的后面,一到日军骑兵冲到跟前,就玩命地打。

八路军的骑兵做出一副决战的姿态,诱惑日军骑兵冲锋。日军骑兵按照骑兵操典的章程,列队举刀,然后扑了过来。八路军的骑兵向两边闪开空当,机关枪响了,日军骑兵丢盔撂甲。

这支八路军骑兵部队的指挥叫曾玉良,后来,他牺牲在抗日战场上。

日本鬼子没有读懂《孙子兵法》,鬼子不知道什么叫兵不厌诈。

八路军、新四军与鬼子作战,从来不做折本生意,打得赢就打,打不赢就走。所以,八路军、新四军的伤亡人数总是少于日军,即使在处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也是这样。比如这次。

这场战斗叫作“刘老庄战斗”,这场战斗就发生在鄂西会战期间。

抗战时候,八路军、新四军很少打阻击战,因为依靠他们简陋的武器,是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阻击的,而且阻击战也就是消耗战,几个人一支破枪的八路军消耗不起。所以,八路军、新四军多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老兵口述抗战史2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