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从青羊宫到浣花溪》小说章节列表免费试读 夏雪松杨培明小说全文

发布时间:2023-10-03 编辑:小编

那么饭店里卖什么呢?当时所有馆子都为国营,再小的苍蝇馆子也是“区属国营企业”,由区饮食公司管理,卖的是“烩饭”。即一碗用水煮的半稀饭,上面油花可圈可点,要不就是白饭,菜是一点像空心菜之类的青菜,二两一碗,粮票照收。在这种情况下,当时四川还出了一个使老百姓雪上加霜的事,即一夜之间突然宣布四川省地方粮票作废(当时粮票分为地方与全国两种),使千省万省而节余了一点粮票的百姓欲哭无泪。可见当时缺粮情况之严重。但在这种情况下,对政府的各级领导,知名人士,高级知识分子,还是有一些食物配给,如:国家级领导人每户每天保证了一斤猪肉;部长级每月另有4斤猪肉;行政17级—13级的行政干部每月就只有2斤黄豆、1斤白糖了;一般百姓就只有自己设法,如那时新疆、西安地区情况较好,不少人就跑新疆去寻活路,比如我认识的一位乳业界的老板,家里成分不好,当年就从山东跑去新疆,为吃一口饱饭,从做大饼开始,多年奋斗下来,现在已是资产上亿的大老板了。而西安食品供应较成都好,不少成都人来往于成都西安之间做点小生意,但当时也是违法的,称为“投机倒把”。所以,老成都都知道,说某人“跑西安”,就是“投机倒把”之意。记得从1960年下半年开始,商店里有些糖果点心出售,称为“高级糖”及“高级点心”,所谓高级糖只不过是现在都看不到有卖的最次的硬糖,每斤5元钱,几乎是当时一个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。而高级点心就是加了点糖的面饼。不是一般人所买得起的。

初中岁月,除了饥饿回忆之外,也有许多趣事。记得我们的英文老师是个“右派”分子,学校不准我们叫他“老师”,而只能称作“先生”,但叫“先生”有点别扭(1949年以后大陆已没有某先生称呼,都叫同志),学生直称为“teacher”,这位teacher教书认真,我现在英文还能张口“胡说”,还是那时打的底子。另一位老师当过我们班主任,名为高天寿,学生私下取了外号叫“矮地胖”。不过这位“矮地胖”对学生挺好的,现在也不知还在不在(正是由于这个外号,我才记住40多年前这位老师的名字,其他的都不记得了)放学后,其余同学都回家,为数不多的住校生或是打球,或是到附近小河里游泳。晚上睡觉前讲鬼或是带点色的故事(一般是年纪较大点的学生),要不就唱歌。我记得男生一唱歌,隔壁本来叽叽喳喳的女生寝室便安静下来在偷听呢!肚子虽饿,但一帮初中男生调皮捣蛋的事还不少。我还做了个矿石收音机(现在年轻人不知矿石收音机为何物,即用一块晶体矿,卡一个细针在上面,拨动细针至矿石某点,再外架一个天线,配上一个可变电容器,就可以收到电台的广播了,挺有趣的)。

后续精彩内容,点击下方关注我们,回复书名即可阅读!
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资讯> 《从青羊宫到浣花溪》小说章节列表免费试读 夏雪松杨培明小说全文
返回顶部